在友人的推薦下,前些日子追完了《王者天下》(作者:原泰久/中文代理長鴻出版)
意外地有不少收穫,起碼在心情上啦,讓我枯竭的心靈滋潤不少Orz
內容主要是描述中國戰國末期秦國一統中原七國的史詩戰爭漫畫,
目前最常看見的被拿來比較的就是國人(至少阿宅們)引以為傲的《火鳳燎原》(作者:陳某/東立出版)
同樣是史詩戰爭漫畫,三國和戰國的差異其實不大,畢竟我也不是專門人士所以看起來都差不多,
但是在內容的描述上,火鳳給我的感覺主要是偏重歷史的重新剪輯與見解,在戰局的表現比較接近某種禪意式的戰略觀,
實質上說是紙上談兵也不為過,加上政治面如果沒有一點三國底子就無法馬上理解這點,
最近的火鳳,其實很像是死神後期(現在進行式)作者想表現的個人意境都有點過於濃厚了。
只是就老讀者而言,會變成這樣其實也不意外,因為陳某老師的作品就是這樣呀~充神榜就不提了,
陳某老師前幾集的後記就吐槽過照自己往常作品的氣氛走向會紅成這樣根本是意料之外呀XD
如果說火鳳的戰爭表現是求個意境(畢竟軍志、尉遼子云云在作中出現也不見得當下就曉得是在說啥只知道那是軍書吧)
那麼目前來說王者天下就比較務實,戰術的運用與現實考據的深度算得上是佳作,
雖然不免讓人詬病的是主角常常衝到萬人陣中卻很難死這種事,但是說穿了這種事誰沒幹過呀,
要拿主角的強運開轟未免太苛刻,這裡便說罷了。
可能是出版社的問題或是畫風會讓接觸太多典型ACG萌的我退避也說不定,這樣的好作品過去為止漏掉實在是遺憾了。

下面直接雷了,雖然沒什麼人會看這篇,但自我辯護還是要做好,不想知道或沒興趣的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雖然提到戰國統一的故事往往都會想到秦始皇,但是書中與其把嬴政當主角,不如說是雙主角中的副角吧(有必要說得這麼複雜嗎…)
而真正的主角則是目前中文版20集中全名只出現過不到5次(算算應該只有3次)的一位立志成為天下第一大將軍的男孩,信。
(年幼的)嬴政和這位名叫信的年奴隸在一次意外中相識,一個以統一天下為目標,一個則是成為天下第一大將軍為志向,
兩人就這麼各自努力向上達成目標的故事…簡單說就是這樣啦,細節就免了,我實在是懶得說呀。
那你說我是在雷什麼?當然是主角選角方面的事呀,由於信本身也不是什麼漫畫慣用的虛構人物或是像穿越劇之類搞個移花接木,
是確實歷史記載上鑿鑿有名的人物,所以名字一講出來就根本是已經把故事講完了,這不叫劇透叫什麼?
總之主角「信」的全名,雖然沒什麼人這樣叫他,但目前而言可以知道是叫「李信」
…這是誰?
如果有這樣的疑問,並不代表你才疏識淺,只不過就是一般人的水準罷了,
畢竟真要說,戰國四大名將也沒有這名字,要提的話他的曾孫輩「飛將軍」李廣知名度還比較高orz
(當然我懷疑劇中主角的個人部隊叫「飛信隊」的飛字就是作者從他曾孫的渾名那兒借來的)
同樣是秦國名將白起與王翦兩位的鋒頭就大得多,而實際上史記也沒有為李信專門著傳,
關於他的一些生平軼事也只收錄在前面所提的白起王翦兩位的合傳裡,
大致上的內容是說秦王攻楚詢問老將王翦需多少人,王翦回答60萬,而李信誇口20萬便可攻克,
之後秦王政雖採用了李信的意見並由他領軍攻楚,結果卻是大敗而返,次年由王翦領60萬才破楚。
大意是如此,恐怕也是現有的官方史書中對李信著墨最多的一篇,但是很明顯的不是什麼光榮的紀錄,
既然這樣為何作者還要找一個注定出不了頭的傢伙當主角勒?
這時候恐怕很多人又要小日本心態覺得就是一股中國熱在亂畫吧,會這樣想也是當然,
連我在網上四處留連找資料初看到時都會感到不解,但其實深入去了解後會發現,
如果要用刀大的獵命師為李信安上一命,肯定不會是千軍萬馬,而是千年一敗吧orz
綜合一下李信能找得到的戰歷,事實上他在攻陷楚以外的5國都有相當貢獻,燕國更可以說是他一手打下來的,
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功臣之一,他絕對是功不可沒,
可惜因為這僅僅一次的失利,整個歷史定位被翻掉不說,還落了個最佳的負面教材,要說唏噓是很唏噓啦,
而且重新去思考他失敗的原因,除了戰線過長的老問題(依秦國的地理位置打攻略戰不管哪一國都注定要拖長)
重要的是最初是連戰連勝,中途被原是楚人的昌平君搞了個叛變,然後位置剛好就是前線和本國的中間,
最終的結局李信還能活著回國已經算是很厲害了說真的,考慮到昌平君在秦國原本就是戰略方面的大頭,
兩人主觀實力就算五五波客觀因素也已經完全翻掉了,
題外話,事後王翦雖然攻下楚國,但是60萬也去得差不多了,相較李信20萬最初還能一路打進楚國境內,
如果沒有昌平君攪局,這勝負還很難說…

之後雖然可以從一些段落中看見他和其他將領聯合攻陷其餘六國的描述,
但很明顯,就算嬴政實際上多麼偏愛這位將軍,史書的紀錄也只剩下一個不怎麼風光的名聲了…

順帶一提,本書即將在今年(2012)6月動畫化,然後還是3D製作…行不行呀信o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